網站首頁 HR工具箱 知識中心 戰略管理 正文
在企業戰略管理的外部環境分析過程之中,經常要使用到的一種定量工具就是外部因素評價矩陣(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),簡稱為EFE矩陣。它是通過對企業外部關鍵因素進行評分的方式,來體現企業對于外部環境機會和威脅的反應強弱。
EFE矩陣中的關鍵因素來源于PEST分析、波特五力分析等環節。矩陣具體的長相如下圖所示,來源于百度搜索。
建立EFE矩陣的步驟如下:
步驟一:列出在外部分析過程中確認的關鍵因素
1.10~20個主要外部因素
2.包括機會和威脅兩個方面
3.先列機會,再列威脅
步驟二:賦予每個因素以權重
1.權重范圍0.0~1.0
2.因素重要程度越高,權重越大。因素的影響主要是針對行業而言
3.機會往往比威脅得到更高的權重,但當威脅因素特別嚴重時也可得到高權重
4.權重的確定:共同商議
5.所有因素的權重總和必須等于1
步驟三:按照企業對各關鍵因素的有效響應程度為各關鍵因素進行評分
1.評分的范圍1~4分
4分代表企業反應很好, 3分代表反應超過平均水平;2分代表反應為平均水平;1分代表反應很差
步驟四:用每個因素的權重乘以它的評分即可得到每個因素的加權分數
步驟五:將所有因素的加權分數相加以得到企業的總加權分數
最高分4.0,最低1分
平均加權分數2.5
總分大于2.5,則企業對于抓住機會和回避威脅能力較高
總分小于2.5,則反之。
EFE矩陣的優勢:
1、容易理解。企業外部的機會和威脅有著明確的含義,不會引起混亂和歧義。
2、操作簡單。使用EFE矩陣不需要特別的專業知識,多數人都容易掌握進行構建。
3、重點聚焦。EFE矩陣強調重點關注企業外部的關鍵因素。
4、用途多樣。EFE矩陣還可以用來幫助企業進行SWOT分析。
EFE矩陣的局限:
不能直接確定企業該選擇什么樣的戰略,只是一個分析工具。
在百度的時候,還發現有人上傳了一個關于樂視網的外部因素評價矩陣,本來以為能夠拿來作為學習的材料,可惜里面有錯誤,如下圖所示。
其中明顯的錯誤在于,關鍵外部因素機會這部分中的第6條:樂視網技術研發能力的不斷提高。這明顯屬于樂視網的內部優勢,而不是外部的機會。所以,這也提醒我們,在學習時要學會獨立思考,認真仔細,否則很容易被網上的一些資料所忽悠了。
相關內容
外部因素評價矩陣(EFE)
在企業戰略管理的外部環境分析過程之中,經常要使用到的一種定量工具就是外部因素評價矩陣(ExternalFactorE...
2019-04-29 HRsee 戰略管理 2057 ℃一款能繪制戰略地圖的軟件(多圖)
戰略地圖,是平衡計分卡(BSC)的兩位創始者羅伯特·卡普蘭(RobertKaplan)和大衛·諾頓(DavidNor...
2018-12-26 HRsee 戰略管理 5311 ℃什么是阿米巴經營模式?
阿米巴經營模式是日本“經營之圣”稻盛和夫一生中最大的創新成就!稻盛和夫創建的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之一——日本京瓷公司就是...
2018-11-25 HRsee 戰略管理 17231 ℃什么是組織發展(OD)?
最近,組織發展(OrganizationDevelopment,OD)一詞在企業和人力資源管理業內火爆起來。更吸引眼球...
2018-11-21 HRsee 戰略管理 17265 ℃麥肯錫的7S模型
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中心設計的企業組織七要素,簡稱7S模型,指出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情況,包括戰略(S...
2018-11-01 HRsee 戰略管理 1894 ℃HR必知的七項企業戰略管理工具
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基礎,經營戰略是企業發展的導向,對企業來說,兩者都很重要,兩者中任何一個出現不足或偏差,都會影響到企...
2018-10-31 HRsee 戰略管理 2564 ℃基于企業戰略的績效考核:平衡計分卡
平衡計分卡也叫“綜合計分卡”,由兩位大學教授諾頓和卡普蘭在對美國12家績效管理成績卓著的企業進行調查、分析研究之后,提出...
2018-07-19 HRsee 戰略管理 2723 ℃什么是戰略地圖?它和平衡計分卡有什么關系?
一、戰略地圖的來歷戰略地圖由羅伯特·卡普蘭和戴維·諾頓提出。他們是平衡計分卡的創始人,在對實行平衡計分卡的企業進行長期的...
2018-03-02 HRsee 戰略管理 31737 ℃- 上一篇:如何進行有效溝通?
- 下一篇:2019年5月份的計薪天數是多少?
- 4742℃員工不勝任工作,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正確姿勢
- 15670℃京東組織結構調整全梳理
- 8316℃騰訊的HRBP三支柱模式
- 7013℃海爾的人力資源管理案例
- 3395℃企業依靠罰款來管理員工
- 14938℃阿里巴巴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案例
- 3849℃公司強制調崗實則變相裁員,員工能要求補償嗎
- 7885℃韓都衣舍的阿米巴經營模式
- 61522℃平衡計分卡在國內企業的應用案例
- 59842℃華為的組織結構變遷梳理:從集權到分權
- 50851℃案例:一次真實的招聘失敗分析
- 49869℃深度解讀華為的狼性文化
- 43163℃學習華為是如何進行新員工入職培訓的
- 40731℃華為公司的人才激勵機制
- 40648℃華為公司的員工激勵案例
- 33998℃案例分析:海爾集團的薪酬管理
- 31317℃華為的薪酬管理體系
- 33327℃目標管理案例——向華為學習
- 25062℃京東是怎樣搞員工培訓的
- 32746℃永輝超市的員工激勵案例
- 24581℃麥當勞的人力資源管理案例
- 18602℃向華為學習如何進行績效管理
- 25703℃典型就業歧視案例分享
- 17787℃格力選拔人才的標準——忠誠第一
- 案例搜索